乳腺腺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买了保险,却被拒赔
TUhjnbcbe - 2023/1/4 8:52:00

“保险都是骗人的”。“保险公司收钱的时候什么都好说,赔钱的时候就各种扯皮不认账”。“保险只有两个不赔,那就是,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这一类的吐槽,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过一些。

很多人对保险持有怀疑、排斥态度,也是因为生活中听说了不少这类话语,觉得保险不靠谱,买了也不一定赔钱。

的确,每年都有一些拒赔案例和纠纷。这个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真的是保险公司耍赖,推脱责任吗?

其实不然。

保险是白纸黑字的合同,签订生效后,就一定要履行。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双方都有各自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不会出现保险公司故意赖账,为难消费者的情况。

那么,每年那些拒赔案例,又是什么情况呢?

今天,全叔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和大家聊聊拒赔的那些事儿:

1.哪些情况,容易出现拒赔纠纷?

2.怎样避免拒赔纠纷?

01哪些情况,容易出现拒赔纠纷?

拒赔纠纷,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拒赔,这是事实;一个,是纠纷,这是概念、意识上有误会,从而产生了冲突、碰撞。

保险公司是受到国家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比银行更“保险、安全”。

如果该赔,一定会赔;如果不该赔,也不会当冤大头。它坚持“不惜赔,不滥赔”这一大原则。

而拒赔纠纷的产生,主要有两大类原因。

1.投保人没有履行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合同失效/本不该生效。

保险是契约合同,双方都要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但如果其中一方先违背承诺,那另一方自然也无需履行责任。

2.投保人理解上的误差

我以为、我认为这是该赔的,但其实它原本就是不赔的。

观念上的误差、误会,导致了理赔纠纷,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下面,全叔带大家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情况。

投保人没有履行该尽的责任

①投保前,没有做好身体健康状况的如实告知

这点,是引发拒赔纠纷的一个重点灾区。

很多消费者在投保前,并没有仔细看健康告知,在勾选健康状况那一大串选项时,通通选了(意思是都无异常)。

甚至,有些根本没有看过健康告知,都是由业务员帮忙直接勾选的。

而业务员,很多时候,并不一定会强调健康告知的重要性,更不会逐条和投保人确认情况。

一般,都只是简单问一下,有没有什么疾病史,近几年有没有住过院动过手术。

如果没有,就都视作完全符合健康告知,不用做任何告知,即可直接投保。

甚至有部分从业人员,为了顺利出单,压根就不提醒健康告知这回事,只要你买,ta就直接卖。能赚一笔是一笔。

而做好健康状况的如实告知,是投保人需要向保险公司履行的最基本责任之一。

如果没有履行这项责任,那保险公司后期也很大概率会不承担它原本需要履行的责任。

因为,你投保前没有履行该尽的责任,没有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导致保险公司对你的风险判断失误,直接承保。

而这些身体的异常状况如果告知了,这份合同,原本可能是无法成立、不会生效的。

既然合同生效的前提都是不存在的,那保险公司后期,自然也不愿意充当冤大头,承担自己不该承担的责任。

那保费,就白白交了,保障却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骂保险公司是骗子,只进不出的原因之一。

消费者觉得很委屈很气愤,我保费也交了,你却不给我保障。

保险公司也冤屈,你自己隐瞒了你真实的健康状况,带病投保,导致我在不知道实情的情况下承保,我干嘛要替你背黑锅,我又不是做慈善的...

②后期没有按时交保费,导致保障中断、失效

这种情况也有,尤其在比较久之前,那时的保费,是要自己每年主动去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绑定银行卡自动扣费。

不过即便是现在都绑定银行卡自动扣费,也有些消费者卡里没存钱,又换了手机号,导致保险公司扣不到保费,又联系不上人,最终就错过保单的宽限期,进入中止期、暂时失效了。

而如果在保单中止期、失效期间发生了需要理赔的情况,保险公司是不予理赔的。

你都没有按时交保费,我干嘛要给你正常的保障呢?

③发生保险事故后,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这条主要对于意外性质的保险事故比较常见。

由于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导致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以及损失程度无法判断的,保险公司可能会拒赔。

这也是清清楚楚写在合同里的。

投保人理解上的误差

世界上最大的误会,就是。

你以为,这是保险公司的赔付范围,保险公司说,不,这本就不是我该赔的。

那么,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其实,一般都是中间的业务员的传达、解释说明出了问题。

保险公司负责生产产品,而业务员(不管什么形式什么身份),负责把产品的特色、亮点、注意事项等和消费者讲清楚。

但由于保险行业从业门槛低,各类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多人只是兼职做着玩,想赚点快钱,甚至就靠忽悠来出单赚钱。

这种情况下,很多该讲清楚的事项,消费者并没有被提醒到位,甚至被某些无良业务员故意误导,以为保险是万能的,买一份就什么都可以保了。

比方说,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①等待期内出险

所有健康类险种,都有一个等待期。

等待期以内,因为疾病原因导致的保险事故,不赔。

甚至有些险种和产品,在等待期以内出现的异常(病理、症状),延续到等待期以后才发病的,也不赔。

这是条款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但很多消费者不太知道这一条,或者不太清楚自己所买保单的等待期是多久。

②所发生的问题,属于除外责任(免责事项)

这个除外责任,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因为自身身体有异常,在告知保险公司后,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一张保单,单独做出了对某项疾病不保的决定。

比方说,乳腺结节,到了一定的级别,就会被除外。

也就说,即便买了这份保险,以后发生和乳腺相关的疾病,也是不保的。而这个,一般都会明确写在保单合同里。

另一种,是所有合同条款本身都会有的一个版块(与个人情况无关),叫做,有些也叫做责任免除。

比方说,2年内自杀不赔;酒后驾驶不赔;投保人对被保人的故意伤害不赔;遗传性、先天性疾病不赔,等等。

免责事项,因险种、具体产品而异。

③本就不属于所投保的责任范围

在餐厅,点了一份蔬菜,你不可能要求服务员端上来一盘牛肉。

同理,你买了一份意外险(没有买其他的),不可能要求它赔付你生病住院。

因为,意外险,只保意外,不保疾病。

但很多人在买保险时,是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业务员忽悠买的。

业务员说,这份保险特别好,这也保那也保。但却偏偏不强调它哪些不保,有哪些相对的不足。

导致消费者稀里糊涂买完后,只知道这份保障特别好,但到底好在哪儿,有没有哪些是不保的,都完全不清楚。

④生的病没有到达赔付标准

这一点,也是拒赔纠纷的重灾区。主要针对重疾险而言。

很多人以为,重疾险只要生了比较严重的疾病,就可以赔付。

但实际上,重疾险里边的每一项病种,都有自己的具体赔付标准、定义。

很多时候,医生或我们自己眼中所谓的“重疾”,并不是真正的重疾险里边的“重疾”。

所以经常会出现,被保人明明生了比较严重的疾病,住院治疗花了不少钱,但去申请重疾理赔时,却被保险公司以不符合重疾赔付标准而拒赔的情况。

而这些(关于重疾险的赔付标准),是一开始投保时,业务员就该和投保人讲清楚的事项。

可惜很多业务员,都不会强调这一点,甚至很多业务员自己,都并不清楚这点。

02怎样避免拒赔纠纷

投保前注意事项

1.趁早,趁好

趁年轻,趁健康,早日买,早日过等待期。

2.做好健康如实告知,杜绝后患

千万不要怀侥幸心理,以为保险公司不会查或查不到自己的身体情况。

保险公司的调查能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宁可买之前麻烦点(告知、核保之类的),也不要买完之后因为隐瞒健康状况而闹理赔纠纷。

3.系统了解保险知识,弄清楚配置方案的权益和细节

不要只是听一个大概,而是要仔仔细细问清楚自己的顾问各个方面。

给自己配的方案,到底哪些产品保哪些情况,出了不同的状况,分别会怎样赔付,有没有什么是不赔付的,越详细越好。

所有产品的免责条款、注意事项,都要仔细过一遍。

自己可是真金白银每年要交不少钱呢,别大大咧咧稀里糊涂就买了。

4.配置齐全,而不是坚持只买一个产品

这点,其实全叔的上篇文章说得很清楚。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那些只肯买一个保险的人,最后有多惨?》这篇文章。

如果配置方案上有漏洞,那保障就有风险缺口,就可能会出现出了某些事却不赔的情况。

就好比,冬天要穿厚衣物保暖,那必须衣服、裤子、鞋子都要穿得厚厚的,才能真正起到御寒的作用。

否则,任何一个部位裸露在冰天雪地里,都会感冒受冻。

投保后注意事项

1.等待期内,尽医院就诊

由于不少险种、产品在等待期以内出现的异常,也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理赔...

所以,等待期以内,如果没什么事,医院或体检中心留下什么异常记录。

2.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自己联系方式的变更

前面提到,有因为断交保费,导致保单失效从而被拒赔的情况。

其实,一般来说,如果过了保费日期还没有交费,保险公司会有各种类型的提醒(短信/电话/电子邮件)。

但如果自己的联系方式换了,又没有及时通知保险公司,那保险公司是联系通知不到你的。

3.万一发生保险事故,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这点,也是对应前面提到的,因为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导致保险公司对保险事故的一些情况无法准确判断,从而拒赔的情况。

所以,自己的保单情况,一定要告诉家人和最亲近的几位朋友。

以免万一到时发生了一些情况,自己已经失去意识,家人和朋友却无人知道自己有保单,从而一直未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理赔。

#写在最后#

绝大多数所谓的“拒赔纠纷”,其实并不是保险公司故意要耍赖,而是因为各种不了解、误会、误导,所导致的。

我们无论是买保险,还是买别的东西,其实只需要尽量做到一点,那就是,认清自己所买的,别让“认知”和“实际”有太大出入。

一开始,就知道什么赔什么不赔,有什么注意事项,就可以避免绝大部分的“理赔纠纷”。

1
查看完整版本: 买了保险,却被拒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