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
TUhjnbcbe - 2022/11/21 19:42:00

他们将病友会联盟正式定名为“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乐活者联盟”。这是一个乳腺癌患者的群体抗癌基地。

他们倡导专家们结合中国人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基础研究,将美国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盖尔模型(GailModel)改成中国版,提供给大众免费自查、预测乳腺疾病患病风险。

他们推荐国家卫健委两癌普查首选B超,而非西方普遍倡导使用的是钼靶检查(钼靶检查相较于B超,价格昂贵,且具有一定的放射剂量,不宜检查过频。

他们提倡并推广前哨淋巴结活检,减轻国家医保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他们倡导搭建项目执行的电子化平台。该平台投入使用,实现了学会运营阳光化、全方位监管、工作效率提升。研发的乳腺癌靶向药“吡咯替尼”,是首个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HER2受体抑制剂,延长了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打破了欧美对中国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垄断局面,并远销海内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

……

他们就是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BBDS)(以下简称“学会”)。

加入市科协,学会快速发展壮大

“加入市科协后,学会的思路与科协提出的深化改革理念不谋而合——‘非盈利,不是不挣钱,非盈利是要挣大钱,挣了钱之后把这些钱用在公益事业上’,让学会工作人员对办会思路更加坚定、更有共识。”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学会走上正轨、快速发展壮大的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困惑的就是国外社团的运营模式并不一定适应国内新兴社团。

“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市科协开启了全面深改的步伐,给了学会巨大的帮助与引领。为学会梳理发展思路,开拓经营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使学会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徐兵河深有感触地说。

在*建引领方面,徐兵河介绍,加入市科协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建领导小组,学会在*组织引领下坚定不移地走“经理学术”的道路。

服务专家,打好“组合拳”

近年来,学会重建专家委员会。细分为外科、内科、影像、病理、放疗等14个专业委员会,采取集体决策的机制。

随着中医院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孙强、中医院影像诊断科主任周纯武等权威专家加入,极大提升了学会的知名度和专业度,后逐渐吸引并吸纳了全中国乳腺界的知名专家。

“专家是学会的核心,为了让专家信任学会,学会来了一套组合拳。一是请专家代表参与各类座谈,并加入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首发基金的专家组;二是发挥学会自身优势,请国际大咖到北京来,相继邀请了包括: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卡洛琳斯卡大学、海德堡大学以及世界最著名乳腺联盟圣安东尼奥乳腺联盟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学者;三是利用自身优势选派部分专家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会议,医院、医学院进修学习;四是设立了‘乳腺癌预防与诊治科研基金’,资助临床医生开展临床试验。”徐兵河表示。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