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分别归属于中医学“瘿瘤”、“乳癖”的范畴。
一、病因
情志失调是两病的常见病因。《外科正宗》中提到乳癖乃乳中结核,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
根据临床观察可以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的女性大多脾气急躁易怒,或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经、带、胎、产、乳等生理变化均与肝密切相关,临床常见肝阴亏虑,肝血不足,肝失濡养,木失条达,而情志不舒则可能引起或加重两病的发生。
饮食不节也是两病的病因之一。过食肥甘厚腻、饥饱无度等,损伤脾土,脾失健运,运化失司,津失输布而生痰,痰阻气机,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领前为瘿瘤,阻滞乳络为乳癖。
二、病机
①从脏腑角度,与肝、脾密切相关。
肝主疏泄,喜条达,若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愁思虑致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气机阻滞,凝聚成痰;肝气郁结,郁久化热,耗气伤阴,炼液成痰;木旺克土,或饮食不节,损伤脾土,脾失健运,运化失司,水湿津液失于输布聚而成痰。
气痰蕴结于领前发为瘿瘤。气痰壅聚于乳房,乳络阻塞不通,气血周流失度,循经流注乳房凝滞结块,发为乳癖。
②从经络角度,与足厥阴肝经的走行有关。
《灵枢》记载了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经过女性的颈部和乳腺,经络上的出入循行决定了两者的关系密切。瘿瘤为任脉及肝、肾两经所系,乳房和乳头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所属。
从中医经络理论上看,颈部和乳腺也可通过冲任二脉的循行而上下交通。
③从病理基础角度,与气滞、痰凝、血瘀有关。
《济生方》中提出癭瘤的出现多与气血留滞有关,揭示了癭瘤和乳癖的病机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凝、血瘀互结而致病。
饮食不节,损伤脾气;或情志不遂,木郁乘土,脾脏损伤;或先天禀赋不足,肝失濡养,最终导致血液运行和水液代谢功能失司,气滞血瘀,痰湿内生,气痰瘀互结,留滞于颈前和乳络,发为瘿瘤和乳癖。
三、治疗
中医认为两病的共同病机是痰瘀互结,运用化痰活血散结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强调辨明痰瘀偏重。
若因痰致瘀者,当理气化痰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若因瘀致痰者,当活血化瘀为主,理气化痰为辅;若痰瘀并重者,则化痰祛瘀并重。
从以上理论研究可知,甲状腺结节与乳腺增生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中医药对两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常用中药:柴胡、香附、白芍、川芎、莪术、赤芍、半夏、陈皮、生地*、浙贝母、夏枯草、僵蚕、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