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腺性腺病
定义: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的小腺管在乳腺实质或脂肪组织中弥漫无序性生长。微腺性腺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增生性乳腺病变,但具有恶性潜能,可通过不典型微腺性腺病演变为癌(基底样亚型浸润性乳腺癌)。
ICD-O编码:0
组织学特征:小腺管圆形一致,与正常小叶腺体相似(或稍大);
随意生长,不以小叶为中心,通常不侵犯正常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呈开放性,不受周围间质压迫;
被覆单层腺上皮,没有肌上皮细胞,但免疫组化和电镜能观察到基底膜;
常含有嗜酸性、淀粉酶阳性的分泌物。
小圆形腺体在纤维间质中随意分布,腺体由一层立方细胞排列,细胞核大小均匀,管腔内有嗜酸性分泌物(图片来自:乳腺肿瘤诊断病理)
免疫组化:S+、基膜(collagenⅣ、laminin)+;
肌上皮(P63、SMA、Calponin等)-;
ER-,PR-,Her2-;
CK34βE12、GCDFP-15、P53-。
微腺性腺病腺体s强阳性。正常小叶/导管仅显示肌上皮阳性,脂肪细胞也呈阳性表达(图片来自:乳腺肿瘤诊断病理)
鉴别诊断:微腺性腺病的小腺管缺乏肌上皮,易和小管癌相混淆。但是,在乳腺疾病中,具有小腺管特点的高分化浸润性癌比微腺性腺病更为常见,对于这类病例,应该先考虑到小管癌的可能性。
微腺性腺病小管癌细胞层数(相同点)一层,腺上皮一层,腺上皮腔内分泌物常有,胶样缺乏胞突缺乏常有基膜有,光镜不明显无间质胶原/纤维脂肪促纤维增生性原位癌缺乏常有EMA阴性阳性S强阳性阴性P63阴性阴性处理:如果是偶然发现则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然而,如果在影像学上看到病变则需要切除,因为这种病变与三阴性乳腺癌相关。
资料参考:《乳腺肿瘤诊断病理》
《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病理免疫组化陷阱》byZaiboL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