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65周年
科室巡礼——病理科
普陀区妇婴保健院病理科是区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现场管理示范科室,上海市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单位,承担着疾病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工作。科室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的病理团队,现有使用面积近平方米,整体布局合理,具备完善的各种病理检查仪器设备。学科建设稳步发展,逐步形成妇产专科病理诊断特色,在区内对妇产专科疾病的病理诊断具有高水平和一定的权威性,病理检查项目齐全,包括石蜡常规病理、术中冰冻病理、免疫组化、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免疫组化与特染、细胞DNA倍体分析及分子病理学检查等,为临床患者的治疗保驾护航。
以人为本创建妇产科病理诊断特色
病理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准确及时发出每一份病理报告为目标,在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病理专科诊断领域深耕细作,逐渐形成专病病理诊断特色,为临床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子宫内膜病变:在子宫内膜增殖性病变及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常规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测基础上,开展子宫内膜癌Lynch综合征四种错配修复基因的筛查工作,为患者个体化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子宫颈病变:搭建子宫颈病变一整套的病理检查方法平台,包括HPVE6/E7mRNA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细胞DNA定量检测及免疫组化P16、Ki-67宫颈癌前病变辅助诊断,分子病理学TERC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应用于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进展预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水泡状胎块:准确掌握9种形态学指标作为水泡状胎块的病理诊断标准,联合P57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水泡状胎块做出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乳腺病变:提供准确及时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避免二次手术,为临床保驾护航。开展的HER-2免疫组化检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乳腺病变的细针穿刺、旋切手术等微创标本的病理检查,要求切片质量高,诊断以点窥面、以小窥大,难度明显高于完整的病灶切除,要求细致、不遗漏,诊断结果决定了临床进一步治疗对策的选择,责任重大。
瞄准前沿开展科研与病理检查新技术
科室以临床病理诊断为核心,以科研工作与新技术开展为先导,瞄准病理专业领域发展前沿,不断拓展新的病理检查项目,如计算机辅助细胞DNA倍体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扩增检测新技术、子宫内膜癌四种错配修复基因筛查等已在临床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数字病理、分子病理检查等方面也有重大进展。
科室注重与临床病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上海市卫生系统局级课题1项,普陀区科委自主创新课题1项,是2项区科委自主创新课题研究组的主要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一篇为SCI收录论文。
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各项比赛创佳绩
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科室成员积极参加各项专业技术培训及室间质控评比,获得各级各类证书数十个,特别是在年由上海市医学会病理专科分会组织的上海市特殊染色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另外,科室连续多年在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检查中名列前茅。
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助力医疗安全
医院引进OSM现场管理,病理科不断规范检查流程,建立了一整套工作管理与操作规范,医院现场管理示范科室。科室采用朗珈PathQC病理质控与资料管理系统,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逐步实现了病理技术改造每个环节的实时记录,具有良好的溯源性,最大程度减少了错误的发生,提高了科室工作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科室紧跟现代化医疗技术的步伐,引进数字化病理切片扫描系统,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加入西部医联体会诊网络,实现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及诊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病理科将继续夯实基础,在临床病理诊断领域奋力前行。
1
END
1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