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1亿,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22.52%,详尽阐述了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为卫生*策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与该团队年发表在CACancerJClin上的癌症负担估计文章相比,本研究纳入的监测点数从72个扩增至5倍,更全面、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我国癌谱流行特征及地区差异情况。
1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地域差异
年我国癌症发病情况
基本情况
新发病例.9万
年龄标准化发病率.39/10万
男性高于女性(.49/10万vs..45/10万)
发病前十位
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0-19岁与50-85岁:男性高于女性
20-49岁:女性高于男性
男女癌症新发病例数量均在60-64岁达到峰值
地域差异
华南最高(.6/10万),西南最低(.6/10万)
总体城市高于农村(.5/10万vs..3/10万)
城市地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高发;农村地区食管癌、胃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及宫颈癌高发
年我国癌症死亡情况
基本情况
总死亡人数.8万
年龄标准化死亡率.84/10万
男性高于女性(.57/10万vs.74.81/10万)
死亡前十位
性别差异
在所有年龄段中,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年龄差异
死亡率最高:
男性:60-64岁
女性:75-79岁
地域差异
华中最高(.8/10万),华北最低(94.7/10万)
总体农村高于城市(.8/10万vs..8/10万)
城市地区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死亡率高;农村地区肺癌、消化道肿瘤、宫颈癌死亡率高
2-年中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发病趋势分析
上升趋势:结直肠癌、脑部恶性肿瘤
下降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
男性:肺癌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胰腺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呈上升趋势
女性: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和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
死亡趋势分析
下降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
总结本研究全面描述了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
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
我国癌症发病首位:男性肺癌,女性乳腺癌
肺癌仍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与感染和贫穷有关的癌症发病率有所下降(食管癌,胃癌,肝癌)
与生活方式西化有关的癌症疾病负担迅速增长(结直肠癌、乳腺癌)
我国传统高发而预后较差的肿瘤死亡率在逐年降低(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
需要注意的是,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死亡率仍具有上升趋势
??????
在中国,超过50%的癌症死亡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例如吸烟,饮酒,高热量食物摄入,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慢性传染病等。
以肺癌为例:
PM2.5在中国的肺癌死因中占23.9%,远高于全球水平(16.5%)
减轻疾病负担的有效方法:对空气污染采取积极*策行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过去的15年中,男性肺癌发病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女性发病群体也在持续扩大
控制疾病的关键:建立公共无烟环境,减少吸烟与二手烟暴露
还有控制肥胖和糖尿病,改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肿瘤筛查等,也可显著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