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乳腺病学术发展杰出贡献奖”。擅长乳腺良恶性肿瘤尤其是三阴、双阴性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尤其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及乳腺增生性疾病、疑难病症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案说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蔡某,女,时年46岁。初诊时间:年8月22日。
主诉:左乳癌术后10年。病史:患者于年因左乳癌在我院行左乳癌标准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T2N2M0),ER、PR均阳性,(当时未行HER-2检测),术后完成放化疗(6期CMF方案化疗、30次局部放疗)及5年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10mgbid)。年8月初复查胸片可见双肺结节,后进一步行胸部CT提示:双肺散在多发小结节,结合病史,考虑双肺转移癌。
症见:精神稍疲倦,诉平素易乏力,无咳嗽咯痰,无胸闷胸痛,无发热及潮热出汗等不适,纳稍差,眠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查体:左乳缺如,左胸壁见一长约17cm陈旧性手术疤痕,愈合良好,无皮下积液。右乳、右腋下及双侧锁骨上窝均未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痰鸣音。西医诊断:左乳癌术后双肺转移中医诊断:乳岩证型:脾肺气虚,余*未清治法:健脾补肺,扶正祛邪方药:(1)自拟补肺健脾方:金荞麦30g,百合30g,蛇舌草30g,鱼腥草30g,北芪20g,怀山药15g,云茯苓15g,白术15g,桑白皮15g,桔梗10g,女贞子15g,炒麦芽15g,炒稻芽15g,*参15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2)复康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3)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温水冲服。二诊:年9月6日症见:疲倦较前好转,仍乏力不适,纳眠可,小便调,大便偏烂,日1~2次。舌淡,边齿痕,苔薄白,脉细。方药:(1)大便偏烂,舌边有齿痕,上方去桑白皮,白术易炒白术15g,加砂仁10g(后下),以健脾和中,自备生姜3片、大枣3枚顾护脾胃。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2)余同前。患者服用完后,医院取中药数剂,煎煮服用至10月行双卵巢切除术前。三诊:年4月6日病史:患者于年10月在我院行双卵巢切除手术去势,后内分泌治疗改为来曲唑片(芙瑞)。症见:精神可,眠欠佳,无咳嗽咯痰、胸痛等不适,小便调,大便偶烂。舌淡红,苔薄,脉细。方药:(1)自拟补肺健脾方加减:金荞麦30g,百合30g,蛇舌草30g,鱼腥草30g,*芪30g,怀山药15g,云茯苓15g,*参15g,白术15g,桑白皮15g,桔梗10g,女贞子15g,炒麦芽15g,炒稻芽15g,合欢花15g,夜交藤30g。14剂,日一剂,水煎二次,日服二次。(2)来曲唑片(芙瑞),每次2.5mg,每日1次,口服。(3)复康灵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4)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温水冲服。患者一直在我院门诊随诊,并定期全身复查,至今随访5年余,双肺病灶稳定,无明显变化,余部位未见复发转移。林老认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病机乃正气亏虚、余*未清。正气亏虚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先决条件,而癌*蛰伏是复发转移的关键因素,血瘀内阻为复发转移的重要条件。治疗中首重治本,扶正固本,扶正可祛邪、抑邪、防邪,扶正时尤重脾肾,正如《景岳全书》云“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
本例健脾补肺,金荞麦、百合、鱼腥草、桑白皮、女贞子补肺养阴,加以桔梗作为引经药;“气虚之处便是癌瘤之所”,脾肺又为母子之脏,重用培土生金之药,健脾益气可达补益肺气之功,故云茯苓、白术、*参四君子汤基础上加怀山药、北芪;佐炒麦稻芽以升清降浊,补而不滞;另辅以蛇舌草清解余*,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有抗肿瘤的作用。
林老强调平衡调治为宗旨,注重调整患者整体机能状态,使其逐步恢复协调平衡,以达到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带瘤生存的目的。
(本案编写:郭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