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药新用,GAP研究成就TNBC新方案
医学界:据了解您主导了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GAP研究,根据该研究成果,请您介绍下该项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在您看来,化疗、免疫治疗在TNBC治疗中应用价值如何?胡夕春教授:化疗一直是TNB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在艾立布林上市之前,TNBC化疗用药是非常有限的,大概就是五大类药物:AP(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加三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和卡培他滨)。如何在有限的药物中,找出最优的治疗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助力患者更长生存?这是GAP研究设立的初衷。GAP研究分为AP组与GP组,AP组的给药方式为白蛋白紫杉醇mg/m2d1,8、顺铂75mg/m2d1,每三周一次;GP组则为吉西他滨+顺铂,同样是三周方案。研究结果显示:AP(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方案对比GP(吉西他滨+顺铂)显著提高了TN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尽管不同临床试验不能完全比较,但与KEYNOTE-和IMpassion两项探究PD(L)-1单抗在TNBC患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相比,GAP研究的中位PFS与OS时间最长,客观缓解率(ORR)最高,且安全性可控。并且相对于免疫药物,化疗具有价格更便宜、高效、可针对所有三阴性乳腺癌的优点。GAP研究也入选了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口头报告,成为目前TNBC治疗的热点方案,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在乳腺癌精准治疗时代,化疗仍是三阴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GAP研究应证了化疗在晚期乳腺癌,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基石地位。艾立布林时代——助力晚期乳腺癌患者OS和生活质量双获益
医学界:此次您受邀参与“卫材肿瘤高峰论坛”,并担任大会主席,同时分享了《精准医学指导下的乳腺癌分类治疗》为主题的精彩演讲,您认为在精准时代下,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期待是什么?胡夕春教授:对于乳腺癌治疗来说,精准治疗仍是无数临床医生亟需努力的方向。首先我认为二代测序(NGS)技术是精准治疗理论依据基础,基于NGS检测结果,如何不断“细分”,让所有乳腺癌患者获得合适的治疗?如何揭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耐药机制?如何延长晚期乳腺癌生存期并兼顾到患者感受的不良反应,迈入慢病化管理?是晚期乳腺癌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也是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晚期乳腺癌预后已经有显著改善,对其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仍在探索中,长期生存的获益、安全性、生活质量是目前化疗药物临床选择或新药研发的重要原则。如何在尽量小的*副作用下,尽可能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一直是晚期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