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0/12/24 18:22:00
知之深,行之切。——题记随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病理诊断和评估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版)》由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辅助治疗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后续治疗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年11月2日我院病理科与乳腺甲状腺外科结合现有临床病例召开了一次MDT会议。首先,乳甲科朱丽莉副主任医师对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病例进行了总结报告;然后,病理科梁乐副主任医师做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版)精读”讲座,结合文献,对“共识”的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学习:新辅助治疗前肿瘤的病理诊断和定位、治疗后标本取材、组织病理学评估、治疗反应评估系统、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病理诊断报告和病理质量控制;最后,两科医师展开热烈讨论,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以下环节进行了沟通与商榷,达成了一致:一、肿瘤/瘤床的定位:在目前不具备放置金属夹标志物的条件下,临床大夫可在病理申请单注明触诊及影像学报告提示肿瘤位置,同时需配图清晰说明;可对肿瘤表面皮肤标记符号定位瘤床。定位的重要性在于有效解决病理取材的困扰,避免漏取与误取。二、新辅助治疗前病理诊断: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的乳腺浸润性癌,建议尽量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级别。新辅助治疗前获取的肿瘤标本应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或原位杂交检测确定生物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和Ki?67]状态,作为患者选择新辅助治疗方案和预测治疗反应的重要依据。三、取材:需要结合临床大夫申请单提供情况,按照共识制定的流程对不同种类的标本(全乳切除标本、保乳标本及淋巴结标本)进行充分取材;当瘤床肉眼观不明确时,需要请临床大夫指导定位瘤床,共同确定取材范围。四、保乳标本切缘:需临床系线标注标本方向,病理医师客观报告保乳标本切缘状态:若切缘阳性,应注明切缘处肿瘤的类型;建议报告残余肿瘤距切缘最近处的距离;“纤维化瘤床出现在阴性切缘”提示切缘可能为假阴性,建议报告中注明或加以备注。五、淋巴结的病理评估:新辅助治疗导致的组织学改变同样见于淋巴结,需要在病理报告中详细注明淋巴结癌残余及治疗后改变的情况。六、病理评估系统:决定采用国内常用的Miller?Payne(MP)系统评估,将治疗前空芯针穿刺标本与治疗后的手术标本进行比较,将治疗后乳腺原发灶残余肿瘤的细胞丰富程度进行评估,共分为5级。同时了解了国际上常用的残余肿瘤负荷(RCB)系统的评估策略。七、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