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侧乳腺癌的有哪些分类?
根据乳腺癌发生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双侧乳腺癌可分为:①一侧原发性乳腺癌和一侧转移性乳腺癌的双侧性乳腺癌;②双侧均为原发性乳脉癌的双侧乳腺癌。由于一侧为原发性乳腺癌一侧为转移性乳腺癌的双侧性乳腺窟本质上属于转移性乳腺癌的范畴,治疗原则以全身治疗为主。而且通常我们提到的双侧乳腺癌大多是指双侧均为原发性乳腺癌的双侧乳腺癌。
2、根据癌变发生的先后顺序有哪几种形式?
(1)双侧乳腺同时发生独立的原发性病灶,发现病灶的间隔时间<6个月,称为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2)双侧乳腺先后发生原发性病灶,发现病灶的间隔时间>6个月,称非同时性(或异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3、双侧乳腺癌有哪些高危因素?
(1)一侧乳腺癌治疗后是另一侧乳腺发生乳腺癌的高危险因素,乳腺癌患者在对侧乳房中同时或先后发生乳腺癌的机会比普通人高3倍。
(2)乳腺癌家族史,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家族聚集倾向较单发癌患者更高。
(3)首发癌年龄<50岁和未生育女性。
(4)第一侧乳腺癌治疗是临床分期早,术后存活时间长。
(5)有研究发现,如果首发癌的病理类型为小叶癌,则发生对侧乳腺癌的机会增加。
4、双侧乳腺癌有哪些特点?
(1)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非浸润性原位癌多见。
(2)非浸润性原位癌尤其是小叶原位癌所占比例高,有报道发现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所占比例较一般单侧乳腺癌高数倍到数十倍。
(3)特殊性浸润癌发病率较高。
(4)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虽然各自独立发病,但研究发现两侧乳腺癌的组织类型一致的比例较高。
5、双侧乳腺癌应如何诊断?
(1)由于单侧乳腺癌患者的对侧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倾向,在发现一侧乳腺癌时就应注意检査对侧乳腺是否同时存在乳腺病灶。
(2)体格检査结合乳腺钼靶、超声检査可以发现一些可疑病灶。对可疑瘤变处应予以谨慎处理,可在影像学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活体组织检査或空心针穿剌活体组织检査以明确诊断,以便发现对侧的早期病灶,及时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确诊还要明确对侧乳腺癌是否为原发,它关系到治疗及预后。由于两侧乳腺位于同一机体,处于同一病因作用之下,即使两侧各自独立原发,但其组织形态却常相类似。因此,要确定是原发还是转移有时很困难。目前大家公认的由Robbing提出并经过修正的标准。
6、Robbing提出并经过修正的标准是什么?
(1)部位:原发性乳腺癌大多位于外上象限乳腺腺体组织内,而乳腺癌从一例转移至另一侧多通过淋巴通路,经常位于乳腺周围或近胸正中线处的脂肪组织中,或从腋下逆向扩散至乳脈尾叶脂肪组织中。
(2)生长方式:原发癌常为单发,且呈浸润性发展方式,放射状生长,边缘呈毛刺状。而转移癌常是多发,呈膨胀性发展,边界较清楚。
(3)原位性病变:即在乳腺癌组织中找到原位癌病变。因为原位癌不可能由转移而来,而转移癌也绝不会呈现出原位癌的形态。
(4)双侧乳腺癌组织类型:完全不同也可作为原发的诊断条件,首发一侧乳腺癌根治术后5年后出现对侧乳腺癌,无其他远处转移的证据者,多属于双侧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
7、双侧乳腺癌如何治疗?
(1)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均应遵循普通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不同的分期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可分期手术或同期手术。
(2)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应同样根据每一侧的分期来决定,符合保乳条件的一侧可施行保乳,不符合保乳条件者可选择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等,如果两侧均符合保乳条件者,可给予双侧保乳手术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也无特殊性。
(3)对部分高危性乳腺癌患者可考虑对侧乳房的预防性切除,可同时予以同期乳房的再造。由于目前诊断水平提高,如果注意随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8、Keesel提出了哪些双侧乳腺癌处理原则?
(1)对于一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要求定期复査,每年≥3次,每年1次X线摄片检査,至少连续6年。
(2)对侧乳腺如发生异常,包括临床、物理及X线检査,都应切除活体组织检查或进行适当治疗。
(3)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对侧乳腺发生乳腺癌的机会较多。如果患者同意,可行对侧乳腺切取活体组织检査,甚至可行预防性单纯乳房切除。
(4)一经证实对侧发生新的乳腺癌,及时施行手术及综合治疗,不可误认为是转移而贻误治疗时机。
9、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如何?
不同的文献报道认为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可以优于、差于或等于单侧乳腺癌,NSABPB-04等研究认为二者的预后相当,Nomura等报道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差于单侧乳腺癌。至于双侧乳腺癌的预后优于单侧乳腺癌,可能是因为首发乳腺癌生存率时间越长,对侧乳腺发生癌变的机会就越大。判断双侧乳腺癌的预后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侧为浸润性癌,而另一侧为原位癌,那么预后和单侧乳腺癌可能相当;如果双侧乳腺均为原位癌,则其预后要比单侧的浸润性癌可能要好,如果双侧均为浸润性癌,其预后也较单侧乳腺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