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乳腺结节会变成乳腺癌吗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4/12/25 16:24:00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91300.html
                            

陈女士最近很焦虑,她的体检报告上写着她得了乳腺结节,去医院做了个乳腺B超,发现她的乳腺结节为BI-RADS3级,医生建议她每3—6医院复查一次。

看了网上的很多资料,她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得乳腺癌?

乳腺结节并不是一种病

正常的乳腺组织是在女性月经初潮前3~5年开始发育,青春期发育快,至月经初潮发育成熟。成熟的乳腺组织就像葡萄串,每个乳房由15-20个这样的葡萄小串组成。不同的生理时期(青春期和年轻未生育妇女、已生育妇女、妊娠期和哺乳期、绝经期及老年期)乳腺的正常超声图像有所不同。

当雌激素水平变化、高热高糖饮食、过量饮酒、遗传因素等各种致病因素不断刺激,乳腺上皮细胞会发生改变,出现过度增殖等变化,继而形成结节。

乳腺结节其实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乳腺疾病的表现形式。发现乳腺结节,要考虑多种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

(乳腺癌场景)

也就是说,乳腺结节既有可能是良性的乳腺疾病,也有可能是乳腺癌或乳腺癌相关的恶性病变。

如何评估乳腺结节的良恶性

BI-RADS分级评估系统则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BI-RADS分级评估系统将乳腺病变分为0~6类:

0类:评估不完全,需要补充其他相关影像检查,或结合以前的检查结果来进一步评估。

1类: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

2类: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3类: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率一般2%,建议短期(一般建议3~6个月)随访,有临床需要时可进行活组织检查。

4类:可疑恶性病变,恶性可能性3%~94%,建议进行活组织检查。可以进一步分为4A、4B、4C等3类。4A:需要活组织检查,但恶性可能性较低(<10%);4B:倾向于恶性,恶性可能性为10%~50%;4C:进一步疑为恶性,可能性50%~94%。

5类:高度可能恶性,恶性可能性≥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6类:活组织检查证实为恶性、但尚未进行治疗的病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除了这个标准,检查报告中这些方面也要注意:

PART1.

边缘

边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往往为良性结节;边界不清,呈现模糊、微小分叶、成角、毛刺等状态则要警惕。

PART2.

大小和纵横比

结节大小>3cm,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治疗。纵横比以结节的最长轴是否与皮肤平行作为标准,1指结节呈平行位、水平生长,为良性结节特征;1指的是:结节呈垂直生长,多见于恶性肿瘤。

PART3.

回声

不均匀低回声的结节需要警惕,混合性回声多为囊实性结节,其恶性可能10%。

PART4.

形态

形态表现为椭圆形和圆形,大部分为良性,形态不规则时,以恶性肿瘤多见,要警惕。

PART5.

血供

良性病变多是无血供的实性结节,而恶性结节由于对营养成分过量摄取,往往周围血管数目、血供丰富。

如何预防乳腺结节恶变

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这也难怪很多女性朋友一发现自己有乳腺结节,就联想到了乳腺癌。其实,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乳腺癌明确的危险因素,如果我们积极预防,是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的。

研究表明,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

①乳腺癌家族史;

②乳腺不典型增生;

③绝经后肥胖或体质指数高;

④乳腺密度大;

⑤更年期雌激素替代治疗;

⑥胸部放疗史;

⑦其他弱相关的因素,如吸烟、饮酒、未生育未哺乳、月经初潮早、闭经晚等。

⑧精神压抑,研究显示,这也是我国妇女主要的乳腺癌危险因素之一。

这些高危因素,有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乳腺癌家族史),但是也有一些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积极行动,尽量降低乳腺结节恶变的可能性,比如:

1、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注意低碳低热饮食,增加蔬果摄入,避免高热量加工食品;

●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远离二手烟;

●限制饮酒;

●规律作息。

2、保持乐观心态,避免不良情绪。

3、远离电离辐射、化学污染等不良环境。

4、注意生殖健康,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育,避免多次流产,生育后尽量母乳喂养。

5、避免超重或肥胖(BMI值在18.5-24kg/m?2;之间,腰围≤80cm)

6、尽早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筛查,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乳腺癌专项筛查。

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5~54岁,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女性二十多岁就得乳腺癌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生病对于自己还是家庭都是巨大冲击。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乳腺结节,一定要重视起来,遵照医嘱积极应对,尽量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乳腺癌预防科普宣教专家共识(版)》编写组.乳腺癌预防科普宣教专家共识(版)[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13(3):-.

[2]王永南,王颀.乳腺结节的评估、诊断及处理[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10(6):-.

[3]马薇,金泉秀,吴云飞,金锋.乳腺增生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36(07):-)

[4]Diagnosticalgorithmforpalpablebreastabnormalitiesinwomenlessthan30yearsofage.UpToDate.

1
查看完整版本: 乳腺结节会变成乳腺癌吗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