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前十位的死亡原因中,死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比例已经占将近80%。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80%以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疾病内因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携带患有某些疾病的“内因”
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
基因的后天突变
正常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遗传的基因缺陷
绝大部分疾病
都可以在基因中发现病因
如今不争的科学事实: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功能片断,除去意外,人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密切相关!疾病是由基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是组成DNA的片段。通过复制、转录、表达,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外周静脉血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预知身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
年,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纽约时报》发表公开信,宣布自己已经接受了双乳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术。原因是她的医生估计她有87%的可能性患上乳腺癌、有50%的风险患上卵巢癌。
医生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两点:一是她有乳腺癌的家族史,她的妈妈和外婆都是因乳腺癌而去世;二是通过一种当时刚兴起的技术——基因测序,检测出朱莉携带有BRCA1/BRCA2两个基因的突变。
她正是运用了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精准诊断中的癌症致病基因检测这个分类应用,其原理就是通过肿瘤细胞基因捕获、二代测序、基因芯片、癌症生物信息分析等来筛查是否有患癌的可能性及占比。
苹果手机的灵魂人物乔布斯当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花费数十万美元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检测:对自己的全部基因和肿瘤组织基因进行了测序后再解读。
基于乔布斯的基因,医疗团队能为其选择相对精准的用药方案,直接破坏让细胞癌变的分子活动,这项技术最终让乔布斯的生命多延续了几年。
年7月,香港天后郑秀文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基因检测,最大的惊喜是发现原来自己有不易胖的基因。
精准医疗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做运动比别人更易瘦,肥胖的机会较低。而且她的味蕾很敏感,未来有做美食家的潜质。同时通过报告也提示了自己身体缺乏某种维他命,日常需要作针对性的补充。
基因检测技术
从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基因可以说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并伴随一生,作为精准治疗的重中之重,基因检测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指导说明书。
基因检测的作用
体检VS基因检测
有人会问,我经常做体检,还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事实上一种疾病从开始到发病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基因检测与常规体检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但二者反映的是不同的阶段。
基因检测是人在没发病时,预防将来会发生什么疾病,属于检测的第一阶段,是预防医学的范畴。而常规体检是发生疾病后,疾病到达什么程度。如:早期、中期等等,这属于检测的第二个阶段,是临床医学的范畴。
所以说,基因检测是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传统体检主要针对人体已经出现的临床病变进行诊断和检查,它的主要任务是配合疾病的治疗,无法在病变之前预知未来,下更多、更深的结论,传统的体检手段则无法起到这样的预防作用。
基因检测与常规检测的对比
随着基因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发展,基因检测正引导着预测医学的发展,并应用于疾病预防、基因诊断、个性化医疗等各个方面,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
科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疾病基因被发现,它是我们身体的“基因地雷”,也是引发重大疾病的原因之一,一旦遇到生活中的诱发因素,它们就会爆炸。
进行分子检测,能够预测个体患疾病的风险,从而提前进行预防或者治疗,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这就是个人全基因检测。
适宜人群
亚健康人群
长期吸烟、饮酒以及生活不规律人群
工作压力大、应酬多人群
有家族慢性病史人群
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环境工作人群
高强度脑力劳动工作者
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人群
随着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进步,预防会取代治疗而成为健康领域的主流。如果一个人不对自己的基因加以了解,就如同盲人前行,无法预知自己下一步是跌入还是避开生命的无尽黑洞。人体小到分子细胞、大到组织器官,堪称世界上最精密且昂贵的仪器,没有精准的说明书—基因检测报告,怎能合理完美操控,甚至无法正确把控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