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乳腺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7.9万,并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女性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事实上,乳腺癌并非“绝症”,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10月19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在上海举行第十五届全国乳腺癌会议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会上公布了《中国早期乳腺癌外科诊疗现况》调研初步数据。
这也是我国首个针对中国早期乳腺癌外科诊疗现状的调研。该调研围绕科室团队建设、多学科合作方式、早期乳腺癌各类外医院开展全面调查,调研项目初期覆盖了全国年乳腺癌手术量超过例的家医疗机构。医院中,年全年乳腺癌的手术例数超过8.5万例,年单中心乳腺癌手术量区间约在-台。
初步数据结果显示:乳腺癌外科诊疗水平总体不均衡,手术量较大的医疗机构主要集中在沿海,中东部发达地区和直辖市;发达地区,医院独立设置乳腺外科比例较高,大多数已开展并逐步推广乳房重建手术;随着筛查工作的推广,我国乳腺癌总体发病期别推前,保乳,前哨,肿瘤整形,乳房重建等外科诊疗新技术推广较快;乳房重建在我国仍以植入物重建为主,少数中心自体皮瓣重建开展比例较高,背阔肌是最常使用的自体皮瓣;新辅助治疗总体比例低于西方国家,新辅后保乳开展较少,化疗方案受药物可及性影响较大,新的临床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需要一定时间。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医院邵志敏教授表示:“本调研发起的初衷是为了评估现阶段中国早期乳腺癌外科诊疗模式,制定更有效的乳腺外科专科医生培训计划,切实帮助乳腺外科医生加深对指南的理解与临床应用,最终帮助中国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外科治疗结局。我们相信该基线数据将对CBCS指南的持续更新及未来中国乳腺癌诊治工作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将会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造福乳腺癌患者,为‘健康中国’助力!”
以前,一旦被诊断出乳腺癌,患者需要切除全乳加腋窝淋巴结清扫。随着先进技术和药物的出现,乳腺癌外科手术的理念也在革新,作为对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生存贡献最大的、最具有个体化特性的治疗方式——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此次调研通过对覆盖不同地区、层级、医院的横断面研究,能充分了解我国整体乳腺癌诊治工作的现状,指导临床实践、规范临床实践、指导指南的建立,为中国数据的积累,为在国际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做好准备。
(光明融媒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