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可以“混打”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2月19日宣布,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国家卫健委已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现阶段已全程接种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满6个月18岁以上的目标人群,可选择康希诺生物的腺病毒载体等新冠疫苗开展1剂次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专家指出,采用腺病毒载体疫苗进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大幅提高受种者的中和抗体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此前,我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均为“同源疫苗”接种,即前两针是灭活疫苗,第三针也接种灭活疫苗;第一针是腺病毒载体疫苗,第二针加强针也采用腺病毒载体疫苗。
此次启动的加强针序贯接种也被称为“异源接种”(俗称“混打”),即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相当于从不同的技术路线给予身体双重“保护屏障”。
在公布“混打”之后,以下这些事必须知道:
“加强针”有了两种选择方案
截至目前,我国有7款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包括5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1款重组蛋白疫苗。
国内大多数人接种的是两针次的灭活疫苗。未来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相同技术路线加强接种,我们称为同源加强。另一种是指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交替接种,我们称为序贯加强。简单来说,之前打的两针灭活疫苗,加强针仍打灭活疫苗,属于同源加强;如果之前打的两针灭活疫苗,加强针打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属于序贯加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序贯免疫的加强,抗体的水平会有更多提高”。
“异源”比“同源”更优?
在国内大力推广加强针之际,国家卫健委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支持的序贯免疫研究和试点工作也取得了成果。研究表明,新冠疫苗接种后,接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会随时间延长而有所下降。序贯接种可通过不同机制间的互补,增加免疫反应,带来更全面和强效的保护,发挥1+12的作用。
相比2针灭活疫苗再加1针灭活的同源免疫加强,异源加强被认为拥有更好的效果,也是对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策略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一段时间以来,钟南山、高福等国内知名专家均建议开展序贯加强接种。
“混打”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怎么样?
世界卫生组织(WHO)基于现有研究数据,发布了新冠疫苗序贯加强暂行指南。指南提出,基于现有证据,相比于仅使用灭活疫苗的同源接种程序,用载体疫苗或mRNA疫苗序贯接种时,均显示出增强的免疫原性,中和抗体水平优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免疫。
据最新公开消息,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采用“序贯”免疫作为新冠疫苗的加强接种策略。特别是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能有效为其他疫苗做加强保护,降低重症的发病率。
比如,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使用不同种类疫苗作为加强剂的混合接种方案。阿根廷卫生部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