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经常感到后背酸痛、出盗汗,且睡眠质量不好。去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乳腺癌,随后行左乳外上腺肿瘤改变术,术后化疗1次。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便采取中医治疗。
吴女士,女,42岁,乳腺癌。
中医辨证:左上肢麻木、盗汗、消瘦、四肢无力、睡眠差、口苦、后背酸痛、大便正常、小便*,舌质红,苔薄*,脉细弦。病理、检验、影像:术后病理:侵润性导管癌Ⅱ级,西医诊断:乳腺癌。
证属:瘀*互结,肝郁气滞。
治宜:化瘀解*,疏肝理气。
二诊:患者的病情较为稳定。
三诊:情况尚好,但左侧刀口处疼痛,患者告知刀口内有一腺瘤并伴增生性结节,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了治疗方案。
四诊:药后病情稳定,各项检查正常,睡眠差。后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消瘦、四肢无力、睡眠差、后背酸痛等症状均有所好转。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恶性肿瘤,属中医“乳岩”范畴,可因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冲任不调、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引起。
乳腺癌早期多见肝郁痰凝证、冲任失调证以及正虚*盛证,根据证型的不同,其治疗原则也各有侧重,如肝郁痰凝者应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冲任失调者应调摄冲任、理气散结,正虚*盛者应调补气血、清热解*;晚期或术后多见气血两亏证和脾胃虚弱证,气血两亏者应补益气血、宁心安神,脾胃虚弱者应健脾和胃。
通常来说,中医药治疗对乳腺癌晚期或者手术后的患者有着良好的调治作用,且中医药对于放化疗也有一定的增效减*作用,能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或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