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保险配置有四大金刚,其中之一就是医疗险。但是就医疗险领域,也有很多细分。咱们今天就把医疗险掰开揉碎好好理理。
文章目录
医疗险的分类常见住院医疗的功能用途
医疗险的分类
在这里我们只说针对个人的医疗险分类。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两种。
(医疗险分类思维导图)
社会医疗保险:
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也有地方并入城乡居民医保)公费医疗
商业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种类繁多,我分为意外医疗、一般医疗和特殊医疗三大类。
意外医疗:一般包含意外门诊和意外住院。限报销意外导致的就医费用,疾病类不报销。一般医疗:也可分为门诊医疗和住院医疗。一般医疗包含了意外和疾病。门诊医疗产品不多,不展开讲,主要看住院医疗。住院医疗有以下几种:
小额医疗普通百万医疗*企合作惠民类百万医疗中端医疗高端医疗
特殊医疗:针对一些专项项目,比如齿科医疗。
常见住院医疗的功能用途
如果把全部医疗险都介绍完,那可能需要三天三夜。这里我们只讲几种住院医疗的功能用途。
小额医疗
顾名思义,这是保障额度比较小的医疗险。一般保额为、。报销范围和社保目录一样,也有一些产品可以拓展自费费用。保费不高,30岁左右,1万保额,也就是来块钱一年。
那我们本身有社保了,还需要小额医疗吗?如果发生了癌症这些大病,一两万保额也帮助不大呀?你可能有这样的疑问。
杀鸡焉用牛刀?小额医疗解决的是小病问题。比如常见的阑尾炎手术、乳腺纤维瘤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这些是用不上大额百万医疗的,而这些病的治疗费用在1-2万之间,小额医疗在这里就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就我本人,今年刚做了一个阑尾切除手术,总费用是1.8万,社保报销了约1.1万,所以最后落到我个人头上的费用大约元。这就可以用小额医疗继续报销,进一步减少我个人的负担。
我们知道,医保的住院报销比例是80%-90%,但是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医保实际替代率是50%-70%,也就是自己要承担30%-50%。如果愿意风险自留,那就不用买小额医疗,如果想尽可能减少个人支出,那就买个小额医疗,有备无患。
实际替代率计算逻辑:
住院总费用=纳入社保费用+不纳入社保费用
可报销费用=纳入社保费用*报销比例
实际替代率=可报销费用/住院总费用,也就是可报销费用/(纳入社保费用+不纳入社保费用)
所以社保实际替代率比报销比例要低。
普通百万医疗
普通百万医疗,是在小额医疗基础上的升级和补充。
首先一般的百万医疗,都有一万的免赔额,也就是自担费用在1万元以上,百万医疗才会出来发挥作用,如果自己花的是元,百万医疗也不能报销。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说阑尾炎、子宫肌瘤这些用不上百万医疗的原因。(当然,愿意多花点钱,你可以买0免赔额的百万医疗)
其次,百万医疗可以囊括社保外费用,报销额度高达百万,弥补了社保不足,保额上也可以满足癌症、尿*症等大病的费用支出。
所以,百万医疗是来解决大问题的,如果你纠结1万免赔额,就小瞧了百万医疗的作用。如果只买了百万医疗,真的发生阑尾炎而用不上,也不要说保险就是骗人的,毕竟这不是百万医疗的用处所在。
需要注意,普通百万医疗只医院普通部的医疗费用,如果你是对医疗环境、服务品质有极高要求的人,希望医院的特需部、VIP部,那不好意思,这些地方医保不报销,普通百万医疗也不报销。
在门诊方面,普通百万医疗包括特殊门诊,就是在门诊进行恶性肿瘤的放疗、化疗或者尿*症透析等,可以报销。但如果是门诊看感冒发烧拉肚子,那它管不了。
普通百万医疗对于年轻人来说-元/一年,年老的1千-3千元/年,也算是大部分家庭可以接受的范围。
*企合作惠民类百万医疗
这类和普通百万医疗有点类似,但是整体保障力度会比百万医疗小。因为是*企合作项目,保费会相对低,核保也比较宽松,适合身体情况不佳买不了百万医疗的人群。
常见就是各种惠民保、广州的穗岁康、上海的沪惠保等等。相关产品对比我也写过,这里不再赘述。总之,经济许可身体许可,还是优先买商业百万医疗。
中端医疗险
中端医疗就是在普通百万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亮点之一医院的特需部。假如现在病情紧急,医院住院,但是普通部没有床位,而特需部有床位,刚好手上有配置中端医疗险,那就可以去特需部,用中端医疗报销,不用担心昂贵的医疗费用。另外,部分中端医疗还可以直付,就是保医院,不需要我们自己再跑去保险公司报销。
门诊方面,除了百万医疗包括的特殊门诊,中端医疗还包括普通门诊,也就是感冒发烧拉肚子这些。有些地方医保暂时是不报销门诊的,而广州一个月医保报销门诊的上限是元。如果经常看门诊,那么中端医疗的这个门诊责任可以减少我们的负担。
保费的话,30岁人士购买,某公司的中端医疗产品约元一年。
(某医院特需部住院环境)
特需部住院什么体验?
以广东省人民医协和高级医疗中心为例:床位费:单人间最低元/床、双人间元/床,套间1元,病房环境优雅舒适,有专人服务护理,堪比五星级酒店。而相应的医疗费、诊查费等等也会是普通部的数倍。医院特需部住院进行腰椎手术,就花费了13万元,因为有对应医疗险,所以他只需要签个名字,钱的事情都交给报销公司搞定。
高端医疗险
高端医疗险就更牛了。不仅是在国内看病可以用,在境外也可以用。没错,服务范围就是全球,医院性质,只要是合法的医疗机构都可以(个别不能纳入的会说明)。保障内容除了百万医疗的住院和特殊门诊,还包含普通门诊、孕产医疗、眼科医疗、牙科医疗、体检及疫苗费用等等。
医院,就医院,如果想在这里享受高端的医疗服务,就要付出比较昂贵的费用,如果有一份高端医疗险,那就可以报销,解决后顾之忧。
服务方面,高端医疗也很舒心。首先理赔是直付理赔,不需要客户出院后再找保险公司报销,而是保医院。其次,高端医疗还可以安排重疾绿通服务、协调住院、安排床位等,如果保障范围是全球,还可以提供全球的紧急救援服务、海外诊疗服务。
曾经有一位明亚的经纪人,在国内确诊了乳腺癌,她的高端医疗险给她提供了海外会诊服务,她的病历资料传到了海外专家,专家也给出了最佳的治疗意见。为了追求最好的治疗方案以及最大程度保住乳房,最后她选择到新加坡接受世界顶尖医疗医疗团队的治疗,总共治疗费用万,康复期每个疗程靶向药6万,共吃了14个疗程。这些费用,她的高端医疗险都帮她解决了。
当然,高端医疗的保费也比较“高端”,某产品不附加孕产齿科等医疗的话,30岁人士投保,保费一年约1万元。
综上,住院医疗的选择丰俭由人。刚刚毕业的工薪阶层,就用普通百万医疗解决基本保障。收入尚可且追求医疗品质,可以选择中端医疗。如果家庭家庭资产雄厚,完全可以选择高端医疗,不仅是在关键的时候解决治病问题,更保留了尊严与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