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肿瘤化疗及合并症 [复制链接]

1#

年5月7日,由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主办、医院肿瘤内科承办的“医院肿瘤化疗及合并症处理策略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在医院拉开帷幕。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由来自医院的陈书长教授、白春梅教授担任主持人,来自美国Maimonides医学中心及医院的多名肿瘤领域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男性生殖细胞肿瘤、胰腺癌、腹膜肿瘤、恶性肿瘤相关并发症多个癌肿的国内外综合诊治策略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持续全天的会议分为4个部分进行,每个部分均由来自医院的临床病例报告徐徐展开,引出病例相关癌肿诊治进展的报告。旨在结合临床经验为参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每部分中的专家讨论环节同样精彩。

白春梅教授

白教授在致辞中也表示,会议以肿瘤领域的继续教育为契机,对于报告医生而言也是重新学习、梳理相关知识、进展的过程,会议在这方面也很有意义。编辑撷部分会议精华内容,与读者分享。

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诊治

来自医院的周建凤副教授报告,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纵隔、腹膜后和颅内;特点为中线分布;虽然性腺没有发现肿瘤,但是腹膜后的生殖细胞肿瘤(GCT)中50%患者有睾丸原位癌,发生异时性睾丸GCT的机会明显增加,10年累积发生率为10%,尤其多见于腹膜后GCT和非精原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不同年龄性腺外GCT发生部位不同,成人依次为前纵隔、腹膜后、松果体和鞍上区,儿童为骶尾部和颅内最常见。

纵隔精原细胞瘤约占纵隔GCT的1/3,治疗上首选化疗,化疗患者的长期无疾病生存(DFS)率约90%,当残留病灶≥3cm时可进一步完善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指导进一步治疗。纵隔NSGCT属于有风险的类型,5年总生存(OS)率为40%~45%,治疗上强调多学科合作,化疗惯续手术,复发患者预后极差,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支持是一种选择,但长期生存率仍较低。纵隔NSGCT并发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增加。

腹膜后生殖细胞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治疗、预后接近于睾丸原发GCT。

陈书长教授与*夷伍教授讨论中

晚期胰腺癌的管理

来自美国Maimonides医学中心的*夷伍(YiwuJimHuang)教授报告,胰腺癌是40年来生存期没有改善的少部分癌症之一。在所有的主要癌种中胰腺癌的死亡率最高,超过5年生存期只有7.2%。伴发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3~6个月。

7年来,研究者分析了例患者的胰腺肿瘤基因组,鉴定出了10个遗传通路中的32个基因,进一步的基因活化分析鉴定了4种不同肿瘤亚型,分别为Squamous、PancreaticProgenitor、Immunogenic和ADEX。这一研究表明,胰腺癌最好被分为4种独立的疾病,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生存率、治疗方法和遗传性特征。例如:Squamous型胰腺癌患者的平均存活期只有4个月,约是其他类型的一半。

*教授还介绍了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的一些研究结果,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腹膜癌的研究进展

来自医院的管梅副教授报告,腹膜肿瘤分为腹膜间皮瘤、原发腹膜癌和腹膜转移癌。原发性腹膜癌(PPC)与卵巢癌有相同的生物学特征:腹膜癌更常发生于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临床特征常为典型的晚期卵巢癌,表现为局限与腹膜表面的肿瘤侵犯及血清CA浓度升高。治疗上采用手术减瘤及全身化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手术减瘤在肿瘤体积较多的患者应尽可能考虑;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对PPC患者有较好疗效,较高初治缓解率与晚期卵巢癌患者相似;也可以选择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

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王玉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