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哺乳期遇上了吃药,妈妈们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1#

哺乳期的妈妈也会生病,生病了也要吃药,但是药物对伤害吃奶的宝宝吗?

其实,哺乳期的各位妈妈大可不必“谈药色变”,因为大部分的药物,能吸收到血液中,然后再通过母乳到达宝宝体内的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小的多。正是因此,美国哺乳期的妈妈得了乳腺炎,医生会常规使用一些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的抗生素药物,而不会影响到婴幼儿的健康。

所以妈妈们及时调整好心态,并及时就诊,最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药物是怎么进入母乳的?

药物进入体内会和食物一样也有类似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药物会与体内的蛋白结合而另一部分是游离的形式存在。结合型药物起着类似仓库的作用,它将药物暂时的储藏在血浆蛋白中以备使用。游离型药物则可以进入各种组织和器官中产生效应(游离型药物就会进入母乳中)。有一些药物会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很多,相对的游离型药物就会很少;有一些药物会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较少,相对的游离型药物就会很多。但无论怎样,结合型药物与游离型药物之间存在着可以相互转化并始终保持平衡的状态。简单的理解就类似平衡的跷跷板一样,为了保持平衡跷跷板上的人会走到某一端。现在我们知道了进入体内的药物存在的两种形式。其实利用上面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简单的来鉴别哪些药物可能更容易进入母乳了。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知道答案了!是的,是游离型的药物。因此在哺乳期时,如果必须服药,选用一些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可以防止药物进入母乳影响到小baby。那么问题来了,机智的你一定会问:“从哪里看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呢?蛋白结合率是多少的时候才叫高蛋白结合率呢?”经过我们一番仔细研究后解答如下:一般说明书中的后半部分会有药代动力学这一栏目,不要怕麻烦,为了宝宝的健康哺乳,咱们找一找也是很值得的;蛋白结合率一般90%就算是非常显著的蛋白结合率了!

怎么判断一个药物哺乳妇女能否服用?

最简单的方法:咱们可以先看看说明书中是否有这一栏目。如果有的话,那么恭喜您,这些都是为了您和宝宝精心做过研究的“负责”药。

如果没有的话,请阅读下面的内容,或者直接咨询药师。

哪些常用药物更容易进入母乳

研究表明弱碱性的药物较易富集于母乳,相对的弱酸型药物就不易富集于母乳,所以如果能够知道药物的酸碱性,对于宝宝安全哺乳也是一个保障。

相对水溶性药物来说,脂溶性药物更容易进入母乳。道理很简单,其实就是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似相溶的原理。母乳含有脂肪,脂溶性药物更易转运进入。当然这个话咱也不能说的太绝对,因为脂肪与母乳中的其他营养成分相比占比很小,所以有时可以忽略。不过作为参考也是可以的。

如何根据药物在母乳中的存在时间,确定合适的喂奶时间?

药物的半衰期也是影响药物在母乳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药物半衰期,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字面意思——体内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这时候聪明的你是不是又有点明白了?哺乳期时,咱肯定选半衰期短的药物好啊!亲你答对了么?我来解释一下吧:半衰期短(半衰期为1-3小时的药物就很是很短的药物半衰期了)的药物服用后可以迅速达到药物治疗浓度并可快速消除。简单的理解就是给宝宝哺乳后,只要药物半衰期很短,您就可以放心服药,间隔几小时后再给宝宝哺乳。别担心,药物很快就会消除的!还有个更机智的办法,在宝宝要睡觉觉的时候,您也是可以安心服药的。等宝宝起来找妈妈要吃饭的时候,药物基本就消除掉了。

哪些常用药物,哺乳妈妈可以服用,哪些是不可以服用?

婴儿处理小剂量药物的能力与婴儿的年龄密切相关,所以孩子的月龄或年龄其实也是哺乳期用药不应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早产儿、新生儿需要更加谨慎。较大月龄或年龄的宝宝相比更小月龄或年龄的孩子受到药物的影响要小。

最后妈妈们其实也真的不要那么担心,因为咱们的宝宝不仅仅只喝母乳,同时还有很多营养补充和奶粉来喂养宝宝,这样宝宝受到药物的影响就更小了。所以真的不用很担心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