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腺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年第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好皮肤科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本文内容来源:医之本病理网

阳春三月,春雪消融,春暖花开,在三月最后一个周末明媚的阳光里,迎来了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年第一次学医院妇儿及乳腺病理新进展研讨会的胜利召开。因新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依托好医生平台,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以妇科、儿科及乳腺疾病为主题,由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和北京医学会病理分会妇儿学组联合主办。

3月26日早上8点会议准时开启。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刘爱*教授主持了开幕式。首先播放了七中心病理科制作的小视频,让大家简单了解七中心的建院历史、以及病理科的发展经历。然后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周山主任致辞,她介绍了百年老院的悠久历史,以及七中心作为医院的妇产学部和儿科学部的建设过程,肯定了病理科工作对于临床诊疗的重要意义并寄予厚望。

接下来由本次大会的名誉主席丁华野教授、石怀银教授分别致辞。

丁教授期望通过本次大会妇儿及乳腺病理的专题学术活动,促进与全国病理同行的交流。石医院八个中心病理科各有专业特色,大家协作发展,促进临床与病理共同进步。接着由研究会秘书长、医院王鹏教授主持,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会长、医院病理科主任钟定荣教授致辞,钟主任回顾了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年8月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成立,研究会旨在团结肿瘤诊断、治疗的相关医疗人员和相关企业,开展多学科学术活动,提高中国对肿瘤精准诊治水平,促进病理与相关学科的联合发展。并展望了研究会的发展规划。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沈丹华、马国林、李瑛等各位副会长、以及何乐健、曾瑄、任力、梅放等多位专家教授。

开幕式部分专家合影留念

病理诊断专题讲座分乳腺肿瘤、儿科肿瘤、妇科肿瘤三个板块。乳腺肿瘤板块由沈丹华和赵林两位教授主持。

第一位演讲者是医院的梅放教授,她报告的题目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瘤床及淋巴结反应的组织学判断》,深入浅出、形象比喻、图文并茂的解答了这类标本的瘤床寻找、取材要点与组织学判读的困惑。为病理医师一线取材指点了迷津。第二位医院的曾瑄教授,她分享的题目是《乳腺癌分子病理检测及应用规范》,阐述了分子病理检测对于乳腺癌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分层分析,指导治疗药物的选择。第三位演讲者是医院肿瘤医学部的李瑛教授,她报告的题目是《乳腺癌靶向治疗进展》,从临床角度来展示了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应用和发展。

3月26日下午为儿科肿瘤板块,大会一点半准时开始。由尹洪芳教授及金华副主任医师主持。

首先是首都医科医院何乐健主任带来的《肝母及神母病理诊断规范》,将两种肿瘤的临床特征、大体形态、镜下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分布做了阐述,使大家对这两类儿童肿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学习了诊断规范。接下来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的刘秋玲主任带来的题目是《儿科常见肿瘤诊治进展》,对儿科常见肿瘤的临床诊断、术后治疗及放化疗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3月27日上午为妇科肿瘤板块,早8点精彩继续。由钟定荣、刘爱*、冯晓莉及徐刚4位主任主持。

医院沈丹华主任分享了《子宫内膜孕激素治疗后评估》,医院的刘从容教授讲解了《STR技术原理及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医院*曼妮教授带来了《不同类型宫颈癌的放疗及进展》,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刘爱*主任介绍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病理诊断进展》。四位专家分别从各肿瘤组织形态学基础、分子病理检测应用,以及相关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析。

围绕本次大会主题,展示了15个精彩病例。包括乳腺、子宫、卵巢、宫颈等疑难、罕见肿瘤,如:肺腺癌转移至乳腺、子宫中肾样腺癌、卵巢血管肉瘤(可能来自心脏肿瘤转移)、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盆腔内多发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以及少见的儿童肉瘤、新的肿瘤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糖原累积症,等等。提供病例的15位病理医生对病例做了精心准备,病例诊疗过程跌宕起伏,汇报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丁华野、沈丹华、李瑛、钟定荣、何乐健、丁宜、任力、陈东、董颖、王昀、刘爱*等十余位专家分环节、分专题参与了点评。专家们点评简洁独到、画龙点睛,让与会者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更全面充分地理解疾病,从而为精准的诊断及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6场病理技术新进展专题讲座,同时设立了云展厅。给大家提供了更多交流空间。

1

2

3

4

5

6

最后,钟定荣主任对本次会议专家的专题讲座安排、病例展示、各位专家的点评给予了肯定,感谢所有参会及后台技术支持人员。祝贺此次大会举办的圆满成功,大家收获颇丰。通过研究会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相互学习,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鼓励年轻的病理医生多多参与病例讨论、分享,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促使自己进步。通过多学科讨论交流,使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共同提高,最终使患者获益。此次网络会议,全国病理及临床同仁积极参与,会议影响力空前提升,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内,收获了3.5万多个爱心点赞。

撰稿:邢宜谢晓丽

审阅:刘爱*钟定荣

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

关于VIP用户、普通用户

以及APP和相关问题

请联系平台客服邮箱

aifuer

huayiyuan.vip

声明AI妇儿版权所有,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

如有直播合作/市场合作/转载合作/原创合作/会议合作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市场联系人:岳先生

商务联系人:姚女士

商务联系人:张先生

企业邮箱:aifuer

huayiyuan.vip

平台运管/智趣e疗专栏设计/智趣e疗综合运维主管/小耳环本期推文排版/又又手术在线、大咖讲堂、学术论坛请扫描以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