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的守护天使 https://m.39.net/disease/a_6204334.html作医院,中医院已走过年。在新的发展起点,老医院如何焕发新活力?11月8日,在该院举办的院庆系列活动暨院士大健康论坛上,院长、中科院院士宋尔卫对南方日报记者回应了系列热点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朱晓枫通讯员林伟吟张阳
热点1:院长是中科院院士就要求大家成为科学家?
做科研不得功利临床与科研密不可分
作为乳腺癌领域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宋尔卫从临床实践出发,通过深入研究,提出“肿瘤生态学说”。在他与该院许多专家的带动下,医院科研捷报频传,特别是在肿瘤研究领域。然而,也有人表示疑惑,医生都要成为科学家吗?重科研是否意味着轻临床?
“在评价临床医生的时候,我从来不会单以发表了多少论文,取得了多少科研基金来作为标准。我反对大家为功利目的来做科研,也反对临床医生脱离临床实践做科学研究。为了顺利晋升、获得更多研究生名额或完成上级要求的指标等理由做科研毫无意义。科研应以兴趣为基础,问题与临床需求为导向。”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宋尔卫曾建议,勿给临床医生晋升设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硬指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面向前沿与基础研究的,并非所有的医生都要做,也并非所有医生都擅长做。”宋尔卫说,科研能使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协调管理水平,开拓眼界与视野。因此,该院临床博士毕业后还要通过1—2轮的科研博士后培训,并非为了多发文章,而是为了养成更扎实的科学素养。
在宋尔卫心中,好医生的标准是能看好病,名医生则要制定好指南与共识,培养更多好医生看好病,而临床科学家的责任是推动医学理论和医学科学的发展。
也曾有人劝宋尔卫专注发挥科研特长,少做临床。“脱离临床的科研没有灵魂,会成为无源之水。”宋尔卫说,医院取得的不少科研成果,便来自于临床实践提炼出的科学问题。比如,专家们不约而同发现,在保乳手术、膀胱肿瘤切除、非规则肝切除等保留器官的肿瘤切除术后,留存的器官往往能发挥“土壤”的作用,成为刺激抗肿瘤免疫机制产生的原材料。肿瘤治疗后续的免疫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均可调动“土壤”的良性能力助攻。基于系列相关研究,宋尔卫等从寻找新治疗靶点的角度提出肿瘤生态学理论,引起全球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