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李安飞、罗佳荣、龙雪芳)
一、与BMS达成战略合作,B01D1扬帆出海
BL-B01D1是全球首创EGFRxHER3双抗ADC,在NSCLC、食管癌、头颈鳞癌多个实体瘤中都有治疗潜力,截至中报,已完成3个单药双臂III期注册临床及2个单臂关键注册临床研究的申请,其中三线治疗鼻咽癌的III期临床已经启动(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平台与信息公示平台);治疗NSCLC的美国临床也已经于今年8月启动(来源:Clinicaltrial)。
刷新创新药出海首付款记录(-),B01D1全球化加速。年12月11日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就BL-B01D1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BLB01D1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SystImmune将通过其关联公司独家负责BLB01D1在中国大陆的开发、商业化以及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并负责生产部分供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使用的药品。BMS将独家负责BL-B01D1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协议生效后,BMS将向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将获得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该合作的达成将加速B01D1惠及全球患者,是公司实现全球化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复盘近三年国内药企licenseout交易,从交易总额看,该协议仅低于科伦博泰与默沙东就7项临床前ADC候选药物达成的95亿美元交易;从交易首付款看,该协议创下国内新药出海历史记录。
二、B01D1早期数据亮相国际舞台
B01D1治疗EGFR突变NSCLC疗效持续亮眼。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B01D1-研究的数据引人瞩目,治疗EGFR突变患者ORR63.2%,野生型患者中为44%。在刚结束的ESMO大会上,张力教授分享了在NSCLC患者中的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截至年8月17日,共入组例NSCLC患者,基线伴CNS转移的比例为31%,经受1次、2次、≥3次治疗线数比例为19%、30%、51%,经受TKI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92%,经受含铂化疗89%。实现ORR51%,cORR39.2%,DCR87.3%,mDOR8.5月,mPFS5.6月。在基线不伴随CNS转移或CNS经治的患者中(n=75),ORR52%,cORR41.3%,mPFS12.3月。在基线CNS转移未经治疗患者中(n=27),ORR48.1%,mPFS4.1月。根据EGFR突变状态作亚组分析:
EGFR突变患者共40例,经受治疗中位线数为3,基线CNS转移55%,实现ORR67.5%,cORR52.5%,mPFS5.6月,其中13例患者不伴CNS转移或CNS经治,实现ORR69.2%,mPFS15月。EGFR野生型患者共62例,经受中位治疗线数为3,基线CNS转移16%,实现ORR40.3%,mPFS5.4月,在仅经含铂化疗治疗患者中,ORR50%,mPFS为6.7月。安全性方面,在例经受Q3W治疗方案的患者中,≥3级TRAE发生率为61%,主要为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36%,白细胞减少32%,贫血24%,血小板减少28%。≥3级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低:低钾血症2%,口腔黏膜炎1%。8例死亡相关TRAE:肺炎2例,呼吸衰竭1例,败血性休克3例,骨髓抑制1例,胃肠道感染1例。
B01D1还有治疗鼻咽癌、乳腺癌等实体瘤的潜力。ASCO披露的数据显示B01D1在鼻咽癌(NPC)、小细胞肺癌(SCLC)、头颈鳞癌(HNSCC)中也表现出积极信号。在28例NPC患者中,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实现ORR53.6%,DCR%。SABCS大会显示B01D1在HER2不同表达程度的乳腺癌患者中都有抗肿瘤效果,其中TNBC(n=11)ORR45.50%,DCR%,HR+HER2Low/ZeroBC(n=9)ORR33.30%,HER2+BC(n=8)ORR25%。血液学毒性为主要不良事件,未观察到ILD。
三、创新平台孵化多款差异化药物
4款ADC进入临床,双抗SI-B已获FDA批准开展临床。公司已建立一体化ADC平台,共有4款ADC进入I/II期,除了B01D1,还有BL-M07D1(HER2,II期)、BL-M02D1(Trop2,I期)、BL-M11D1(CD33,I期)。双/多抗平台孵化的多款药物全球进度领先:SI-B(EGFRXHER3)治疗NSCLC处于III期,联合多西他赛的临床也已获得FDA批准(来源:公司公告9);SI-B(PD-1XCTLA-4)与SI-及化疗的联合临床处于II期;GNC-、GNC-、GNC-均处于I期。
BL-M07D1治疗HER2+BC早期疗效优异。BL-M07D1是公司自主研发的HER2ADC,目前已经在NSCLC、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等多个瘤种中开展了5个I/II期临床试验(来源:Clinicaltrial)。BL-M07D1的首个临床数据也在ESMO大会披露,该研究入组了例HER2+实体瘤患者,既往经受1次、2次、≥3次治疗的比例为15%、28%、57%,80例患者疗效可评估,整体ORR为55%,DCR95%。在38例HER2+BC患者中,ORR高达78.9%,DCR为%。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间质性肺炎,≥3级TRAE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40%)、白细胞减少(28%)、贫血(18%)。
四、盈利预测
(一)创新药收入预测
我们将已披露早期积极数据管线纳入估值,预计公司的创新产品将在年及以后逐步实现商业化,主要由BL-B01D1、SI-B、BL-M07D1三款产品销售贡献,其中BL-B01D1的海外市场(主要考虑美国市场)销售占比最大。
1.B01D1
(1)EGFR突变型NSCLC:
国内市场:B01D1该项适应症处于II期,已经完成注册临床申请,假设年上市;根据G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