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是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0/5612059.html首发:文文大保贝儿
一个能直接联系上公号主的保险自媒体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一个只写真实核保案例的保险博主。
01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同时也是体检中最常被发现疾病问题的器官之一。
数据显示,近30年以来,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升高近3倍,并逐渐呈现出“疾病年轻化”的趋势。
这一点,从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中,也得到了佐证。
(平安人寿年理赔年报)
甲状腺癌被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以及髓样癌。
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属于高分化癌,恶性程度比较低,预后很好;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属于分化程度低的类型,恶性程度高,预后效果不好。
幸运的是,相对而言,乳头状腺癌与滤泡腺癌在临床上占比超过90%,也就是说,大部分患者的甲状腺癌,都是恶性程度较低的类型。
那么,面对恶性程度低的甲状腺癌,还有没有机会可以再次获得重疾险的保障呢?
当然有!
年以来,文文大保贝儿真的明显的感觉到,甲状腺癌真的是越来越容易买保险了:
如果是没有转移的情况,甲功复查一切正常的话,最快术后半年就可以投保了;
即使是有转移的情况,只要是后续复查一切正常,最快术后一年左右也就有机会买到保险了。
今天这个核保案例里,这位小姐姐就是甲状腺癌有转移,在术后一年半顺利买到了合适的保险产品。
02
年1月20日,在CT检查中,小姐姐发现右肺中叶、双肺下叶可见多发散在小结节,直径约2-4mm,医生建议随诊复查。
肺结节的问题其实在现在的检查中也比较常见了,并且幸运的是,在后续的复查中,肺结节已经全部消失不见了。
但更麻烦的问题,在于甲状腺。
在甲状腺的CT平扫中,检查提示:“甲状腺右侧叶占位,考虑PTC”、“右侧颌下腺占位,考虑腺癌”。
“甲状腺PTC”就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简称。
随后,在做完检查的第二天,小姐姐就在医生的安排下进行了住院,准备接受接下来的手术治疗。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术前检查后,一月底,小姐姐在医生的安排下进行了手术。
最终,病理报告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病理报告:
冰冻病理:
术后,小姐姐一直在医生的要求下,积极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的复查:
最近一次复查是在年6月,彩超提示没有异常问题:
随后,我们于年7月19日进行了核保,由于还有乳腺结节三级以及乙肝小三阳的问题,最终,保险公司给出了“乙肝加费+乳腺癌除外+甲状腺癌除外并限额30万承保”的核保结论。
对于这样的一个核保结果,小姐姐其实是有些遗憾的,因为觉得保额有些低了。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她也能理解保险公司谨慎核保的决定,毕竟自己的甲状腺癌有转移的情况,而且刚刚术后一年半,能够被限额承保,其实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核保结论了。
能被承保,就总好过被拒保。
我们也约定,继续听医生的话,好好复查,等过段时间再尝试核保其他产品。
03
就现在的市场看,甲状腺癌术后,虽然可选的健康险产品还不算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保险可以买。
还是有个别保险公司的核保很给力的。
一般在术后一段时间后、复查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还是有机会买进来的。
甲状腺这个部位虽然就不能再保了,但是其他地方还可以得到保障。
这个“术后一段时间”,之前一般是术后3年或者5年,现在差不多被缩短到了半年或者1年。
当然,每个人的手术情况、术后复查情况都不完全相同,具体的核保情况需要结合患者本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没办法一概而论哈。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保重身体最重要。
如果说还有一点什么建议的话,就是有条件的小伙伴,尽量还是考虑多次赔付型的重疾险产品。
很多人总觉得,“多次赔付”是杞人忧天。
咱们肯定是一次大病都不想得啊,平平安安健康终老当然好啦。
可话又说回来,谁又真的能决定自己生不生病呢?
不正是因为我们对于不确定的担心,才买保险的么?
发生可能性最低的,反而最让人提心吊胆——比如海啸、地震、非典、新冠。
诚然,一次重疾之后再次重疾,可能性真的很小了,但是它值不值得考虑呢?
当然值得。
因为这种级别的风险,已经不能称之为风险了,应该叫做“灾难”。
而且很多疾病本身就具有关联性。
比如“恶性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这两个疾病都是重疾险必保的疾病。
如果发生白血病,可能就会面临骨髓移植,那么刚好就会对应这两种疾病的赔付。
选对了多次赔付型的重疾险产品,当然就是能获得多次赔付的。
可能现在说这些,始终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也许,多次赔付的重疾到底有多“香”,真正生病的人才会懂。
——可是这代价也确实太大了。
几年前,当时保险市场上产品还没那么丰富,多次赔付的产品本身就少,还贵。
那时候有朋友要买万保额的重疾,问我:以后我要是真生病了,能不能先理赔50万,留50万下次再赔?
这个问题过于触及灵*,当时让我有点懵逼——怎么,万直接到手它不香么?为啥要分两次拿钱呢?万一没有第二次了呢?
可是这个朋友想得远,他担心生病以后怎么办。
这就是有远见的人,大多数人还没考虑到“万一生病”呢,他已经开始算计“万一再万一”了。
那时候我也不够理解“多次赔付”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朋友算是我这方面的启蒙老师。
这几年过去了,听说了很多故事,也处理过很多实际的理赔案例,我终于明白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有的人就是有预见性,也愿意花更多的成本去换安全感。
你的不屑一顾,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念念不忘。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身体健康,生活幸福。